首页>孕期常识列表>孕期常识详情

怎么帮助宝宝发展精细动作?

2023-05-16    来源: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21169

      在儿保门诊,无论是做发育评估,还是在做康复训练,都能看到很多“包装严实”的小宝宝。当我们要求宝宝露出小手互动时,脱掉衣服之后宝宝们非常开心的挥动着手臂,急着去用小手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摸摸桌子的边边,拉拉自己的口水巾,碰碰递给他的玩具。当然,也有些宝宝呢,缺乏主动抓握东西的意识,手眼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宝宝手部精细动作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家长该如何促进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什么叫精细动作?


主要指手和小肌肉的动作,指宝宝运用自己的小手和手指小肌肉产生的动作,主要是拿、捏、抓等。精细动作的本质是手眼协调,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是小儿脑发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细动作好处多


根据文献研究表明:多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在早期有利于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促进认知发育,对于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与各部感官的发展,其次对于宝宝的语言、想象力、思维发展有帮助,从而更聪明。简单来说,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是大脑。


2
宝宝的精细动作是如何发展的呢?


0-3个月


新生儿期两手握拳,刺激后握拳更紧。2-3个月,手握拳现象逐渐消失。

3-4个月


用手无意识的摸物品,偶尔能抓住,手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

4-5个月


可凑到眼前玩弄自己双手,常抓东西,但判断距离不准,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可以全手抓物品。

 6-7个月

进入双手合作能力的关键期,可以有意识进行准确抓握,可以从一个手换到另一个手,会撕纸玩等。

7-8个月

会用大拇指与其他手指来捡拾物品,会自己拿饼干吃。

8-9个月


出现拇指和其他三指捏,会用食指触碰按钮、开关,可以选择有开关的电动玩具,引导孩子去按压。

10-11个月


会开始扔东西,或是主动放下手中物品,开始发展会拍手、分类玩玩具。

11-12个月


具有手部操作能力,比如单手抓2-3个物品,会全手握笔,拍打,取物拇食指对捏小溶豆、葡萄干等,会拉下袜子等。

1-2岁


五指分化能力,出现指尖对捏动作,开始将物体当成工具使用;练习翻书,孩子开始出现自主进食、刷牙、从敞口杯喝水,用积木搭高高,串珠等。

2-3岁


手指的协调和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始使用复杂工具,如在看护下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堆具有空间感的积木,模仿画直线,家长可以进行如厕训练等。

3
如何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1、家长尽量不设限,让孩子自由探索与各种物品的互动;

2、根据年龄段发展特点,鼓励孩子操作小物品、玩具、积木、串珠等,大月龄孩子鼓励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

3、多给予机会,多参与:如冬天穿衣多,尽量创造条件如开空调,减少厚衣服的负担,让孩子手露出来多参与;

4、2岁以后艺术和手工艺也是让精细得到锻炼的好办法,比如涂色、剪裁、绘画等;
如何识别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问题


尽管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形:
1、6个月紧握拳松不开,不会主动伸手抓物;
2、8个月双手之间不会传递玩具;
3、1岁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4、2岁不会用勺吃饭;
5、3岁不会模仿画圈;4岁不会独立穿衣;5岁不会用筷子吃饭等。
需要引起警惕,建议至儿童保健科咨询,进一步评估!

温馨提示

每个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其正常发育的规律,以便日常进行家庭引导。此外定期带宝宝到儿童保健科做发育评估,也能早期发现问题,早干预,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编辑:袁慧
审稿:张丹 胡幼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