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孕期常识列表>孕期常识详情

【家长课堂】科普:新生儿总是啼哭,咋回事儿?

2024-12-25    来源: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2025

好多新手爸妈

对于孩子啼哭经常束手无策

新生儿啼哭也常引起

父母焦虑和丧失信心


啼哭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最直接的需求表达方式。通常宝宝在肚子饿、口渴、困倦、排便、排尿、过热、过冷、突然受到刺激以及患病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啼哭的方式进行表达。


新生儿啼哭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新生儿啼哭。

新生儿啼哭(crying)被认为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是正常神经行为发育的一部分。


在生后第1周,啼哭主要集中在傍晚时分,在2周左右开始明显,到生后6~8周达高峰,每天平均啼哭时间110~118分钟,到12周之后,降低到每天1小时,大多数在3~4个月消失。
早产儿,啼哭的峰值在校正6周时,对父母而言,啼哭峰值的延迟正值新生儿出院之后,常引起父母焦虑和丧失信心。由于啼哭与生后日龄相关的特点,也有学者认为与昼夜节律的形成相关。
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啼哭,例如疲劳、饥饿或者神经系统成熟延迟而不能自我安慰。

新生儿啼哭的病因



95% 的新生儿啼哭,没有躯体或者健康的问题。常见的病理性啼哭原因如下。


1、不同原因的啼哭 

饥饿、过冷过热、尿湿等生理性啼哭,一般声调不高,程度不剧烈,解除原因后易停止啼哭;高声、长时间、有时身体还摇动的剧烈啼哭可能与疼痛刺激有关;哭声为尖声、高调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哭声低调、嘶哑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声带损伤或喉返神经麻痹;哭声微弱提示重症败血症或神经肌肉疾病;气道梗阻所致的吸气性喉鸣只有在婴儿啼哭时听得到;完全失声通常提示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近年来利用高速计算机技术可对某些围产期高危情况下哭声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例如血清胆红素中度升高即可干扰神经传导,改变邻近通路的神经功能,造成声带张力和发音改变。


2、感冒时鼻腔堵塞 

新生儿一般用鼻呼吸,鼻塞时只能用口呼吸,因不习惯,出现不安,待哺乳时需要闭口更无法吸气,只能放弃奶头大声啼哭。治疗可在喂奶前1~2分钟用生理盐水滴鼻,冲洗出分泌物后再喂。如无效可用0.5%麻黄碱滴鼻,但不宜多用和常用。


3、尿布皮炎 

皮肤的皱褶处发生褶烂或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引起尿布皮炎,常是新生儿啼哭的原因。因此,平日要注意保持婴儿皱褶处的干燥,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再涂以护肤剂(如鞣酸软膏)。用一次性纸尿裤时需要经常更换。


4、喂养不当 

由于喂奶过多或过早添加淀粉类食品,或新生儿咽入空气过多,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又有较多空气,引起胃部膨胀和呃逆,有时呕吐,而致哭闹。


5、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需要小肠绒毛膜顶端分泌的乳糖酶分解和消化,亚洲人群中(包括中国)乳糖酶低下的发生率相当高,可发生于新生儿。表现大便次数多,黄绿色稀便,夹有奶块,泡沫多。腹胀,排气多,肠鸣音增加,排气时常带出少量大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无效。由于肠黏膜发育不成熟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过多的未水解的乳糖到结肠后,在菌群的作用下发酵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蠕动而引起腹泻。新生儿因腹部不适,常剧烈哭闹。治疗应减少母乳喂养次数,或代之以无乳糖的配方乳,可取得良好效果。


6、牛乳蛋白过敏 

指机体对牛奶蛋白的高反应性,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α-乳清蛋白 B-乳球蛋白是引起牛奶过敏的主要过敏原。表现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湿疹等),呕吐、腹泻、肠胀气、肠痉挛等。治疗推荐单纯母乳喂养(母亲避食牛奶及可能过敏的食物),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选择适当的低敏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甚至氨基酸成分奶粉。


7、肠道菌群失调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婴儿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功能和产气,导致腹部疼痛和过度啼哭。


8、其他原因的肠绞痛


(1)肠套叠:是由于一部分肠套入相邻的肠中,新生儿多为原发性,也可能因喂养不当、吞咽空气过多引起肠蠕动紊乱造成。肠套叠的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啼哭,常伴呕吐,休克时面色苍白,起病4~12小时后排出果酱样便或血便。但也有仅表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久即进入休克状态,此时反而啼哭不明显。早期腹部不胀,触诊右下腹有空虚感,以后在右上腹或中上腹或左腹扪到长条形肠块,质软可活动。治疗早期可从肛门通入空气复位,晚期则需手术治疗。
(2)嵌顿疝:腹股沟疝、脐疝和腹内疝一般都能复位,偶尔可发生嵌顿和肠梗阻,此时,新生儿除剧烈啼哭外还有呕吐、腹胀等症状。临床医师易疏漏外阴部体征,因此,当原因不明的剧烈哭闹,尤其伴有精神反应减低,面色异常等时,要注意检查腹股沟部、外阴部和脐部的情况。


9.其他 

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小婴儿。因此,在生后最初几个月,啼哭的孩子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测。神经系统异常的孩子可能有异常的哭声,例如猫叫综合征中的高调平直的哭声。



文字|新生儿科

出品|宣传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