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来源:国家孕婴网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1900
1. 定义
• 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标准,多数将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而低于2.6mmol/L(47mg/d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
2. 常见原因
• 糖原储备不足: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由于胎龄小、体重低,肝糖原储存少,生后代谢所需能量又相对高,易发生低血糖。
• 糖摄入不足:新生儿出生后开奶延迟,或因吸吮无力、吞咽困难等原因,导致摄入的葡萄糖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需求。
• 高胰岛素血症:常见于母亲患糖尿病的新生儿,因孕期母亲血糖高,胎儿血糖随之升高,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出生后胰岛素分泌仍处于较高水平,引起低血糖。
•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垂体功能不全等,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和糖代谢,导致低血糖。
3. 临床表现
• 无症状型:较多见,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仅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发现血糖低。
• 症状型:症状多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出现,表现为反应低下、多汗、苍白、震颤、喂养困难、呼吸暂停、嗜睡,甚至惊厥等。
4. 监测
• 高危新生儿监测:对母亲糖尿病、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高危新生儿,应在生后1小时内开始监测血糖,以后每隔1~2小时复查,直至血糖稳定。
• 常规筛查: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都应进行血糖筛查,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
5. 治疗
• 低血糖高危儿处理:对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高危新生儿,生后尽早喂养,不能经口喂养者,应尽早静脉输注葡萄糖。
• 症状性低血糖处理:一旦确诊,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输注速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缺氧、治疗感染等。
6. 预后
• 多数新生儿低血糖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血糖可迅速恢复正常,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 若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可能导致新生儿脑损伤,影响智力、运动发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