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来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2434
什么是尿布性皮炎?
A
尿布性皮炎是一种会阴区域皮肤的急性炎症反应,是极其常见的儿科疾病,又被称为红臀、尿布疹,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损伤。
国内外研究表明,婴幼儿尿布性皮炎发生率在7%~40%, 其中新生儿发病率在43.8%~50%。据报道,约52%的人群在婴幼儿时期经历过尿布性皮炎。
Q
尿布性皮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A
表现为尿布接触部位潮红、破损或红斑、小丘疹、小水疱性皮损,可伴有溃疡、脓性分泌物和糜烂。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3级四度,三级指0级,1级,2级;4个分度为正常皮肤、轻度尿布性皮炎、中度、重度。图例如下:
Q
为什么会出现尿布性皮炎?
一、婴幼儿自身因素
1、皮肤特点
皮肤覆盖全身,起着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刺激,并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婴幼儿皮肤较其他年龄段人群皮肤更娇嫩,表皮的角化层薄,易脱落,皮肤屏障薄弱更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年龄越小皮肤防御功能越差,更易导致微生物侵入损伤皮肤。相较于足月儿,妊娠不足28周的早产儿其发生的尿布性皮炎的风险更高。
2、疾病因素
在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的研究中指出,尿布性皮炎最首要的因素与腹泻有关。腹泻,简言之大便次数增多或性状改变,所以对于患有腹泻、黄疸(黄疸通过蓝光治疗有增加大便次数的副作用)、感染疾病(使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大便次数增多)、肠炎、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全身皮疹等状况的婴幼儿相对于同龄健康者更容易有出现尿布性皮炎的可能。另外,男性新生儿由于阴囊较大,皱褶处不易清洁,容易出现红臀或阴囊表皮破损等情况。另外,有研究指出,住院期间采集尿标本时所使用的一次性尿袋也会导致尿布性皮炎的发生。
二、喂养因素
三、刺激因素
四、尿布因素
五、摩擦因素
Q
如何预防尿布性皮炎?
一、首选一次性尿布,及时更换
二、推荐使用皮肤保护剂
三、清洁应适度
四、做好手卫生
五、适当暴露
六、家长的健康知识非常重要
Q
尿布性皮炎发生后如何护理?
A
若轻度尿布性皮炎,单纯臀部潮红、皮疹,可涂抹不含乙醇、有隔离作用的皮肤保护剂,例如乳膏、软膏或糊剂等形式的外用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粪便、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中度尿布性皮炎,皮肤已经小范围破损,应首选添加剂含量最少的湿巾或软布进行清洁,或使用流水冲洗,再轻轻拍干或沾干皮肤,以减少摩擦,不建议使用爽身粉。清洁干燥后可使用蒙脱石散、造口粉等均匀薄层涂抹,涂抹范围大于皮疹范围,再喷洒皮肤保护膜(皮肤保护膜喷雾剂喷于患处,可很快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防水、防摩擦的保护膜,使皮肤与外界隔离,从而减少各种理化因素刺激,避免细菌感染; 同时此膜具有透气性,能使氧气渗透到膜下,改善皮肤潮湿状态),起收敛保护作用。皮肤保护膜在距患处10 cm 处按压喷嘴,使药液完全覆盖患处,30 s 保护膜干燥后包尿布。喷雾时如有遗漏部位,需在第1 次喷雾干燥后再次喷雾; 如臀红部位皮肤有皱褶,需撑开褶皱均匀喷雾,待保护膜完全干燥后再恢复自然位置,以保证保护膜充分接触治疗部位,且皱褶皮肤不会黏在一起。喷雾次数视患儿腹泻程度和皮肤情况而定,一般2 ~ 6 次/天,不需频繁使用。
若超过三天尿布性皮炎无好转或加重;重度尿布性皮炎,与尿片接触部位皮肤出现渗液,有脓性分泌物或糜烂,以及大范围的皮损,建议到医院就诊,待查明病因后对症处理,不建议擅自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Q
尿布性皮炎的预后
A
尿布性皮炎经过正确的处理一般愈后良好,对于尿布性皮炎,预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周彩燕,许少可
审稿:周文姬
主编:张春一
发布:蔡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