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来源:国家孕婴网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4002
从备孕开始到产后恢复,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是一场“按孕周推进的细致工程”。很多新手孕妈容易错过关键检查、漏带材料,今天用时间轴的形式,把孕前、孕期、产后的核心节点按时间顺序梳理,每个节点都标清“服务内容+所需材料+注意事项”,直接对照执行~
一、孕前阶段:备孕3-6个月,打好健康基础
时间节点:备孕启动前3-6个月
• 核心服务内容:
1. 夫妻双方一起做孕前健康检查,重点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女性额外查妇科超声、甲状腺功能,男性查精液质量;
2. 女性每天补充0.4mg叶酸,持续到孕后3个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3. 咨询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生活方式,比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
• 所需材料:夫妻双方身份证(部分医院支持社保卡,可提前咨询)。
• 注意事项:检查前1天清淡饮食,别熬夜、饮酒;女性要避开月经期去检查;叶酸选择普通医用款即可,不用盲目买高价“复合叶酸”(除非医生建议)。
二、孕期阶段:按孕周精准推进,每个节点都别落
1. 孕12周前(孕早期):关键动作——建档立卡
• 核心服务内容:
1. 到户籍地或常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也就是常说的“建册”),这是后续所有产检和分娩的重要凭证;
2. 做首次全面产检,包括B超确认宫内妊娠、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医生会初步评估孕妈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3. 医生会讲解孕早期注意事项,比如避免剧烈运动、补充营养,同时帮你预约下次产检时间。
• 所需材料: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或居住证,非户籍地需提供)、近期B超检查单(确认怀孕用)、社保卡(有就带,可走医保报销)。
• 注意事项:一定要在孕12周前完成建册,越早越好,部分社区建册需要预约,提前打电话问清流程;孕早期若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别等产检,立即去医院。
2. 孕16-18周(孕中期):关键动作——唐氏筛查
• 核心服务内容:
1. 做唐氏综合征筛查,通过抽血检测母体血清指标,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2. 常规产检项目不能少,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用胎心监护仪听胎儿心跳,了解胎儿生长情况。
• 所需材料:《孕产妇保健手册》、社保卡、之前的产检报告(方便医生对比数据)。
• 注意事项:筛查需要空腹抽血,检查前一天晚上8点后就别吃东西、别喝水了,早上空腹去医院;如果筛查结果是“高风险”,不用慌,这不是确诊,后续做无创DNA或羊水穿刺进一步检查即可。
3. 孕20-24周(孕中期):关键动作——大排畸超声
• 核心服务内容:
1. 做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也就是“大排畸”,医生会仔细查看胎儿的体表(如四肢、面部)和内脏(如心脏、肾脏、脊柱)结构,排查明显畸形;
2. 同步做常规产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监测孕妈是否有贫血、尿蛋白异常等问题。
• 所需材料:《孕产妇保健手册》、社保卡、提前预约单(大排畸是孕期重要超声检查,一般要提前1-2个月预约,别错过孕20-24周的最佳检查时间)。
• 注意事项:检查不用空腹,反而可以提前吃点甜食、适量走动,让胎儿活跃起来,方便医生全方位观察;如果胎儿姿势不好,比如用手挡住脸,可能需要走动半小时后再复查,耐心配合医生就行。
4. 孕24-28周(孕中期):关键动作——糖耐量试验+高血压筛查
• 核心服务内容:
1. 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流程是先抽空腹血,然后喝指定浓度的葡萄糖水,1小时、2小时后分别抽血,看血糖变化;
2. 重点筛查妊娠期高血压,测量血压、检查尿蛋白,若血压偏高或尿蛋白阳性,需要进一步监测;
3. 常规产检,评估胎儿生长发育,调整后续产检计划。
• 所需材料:《孕产妇保健手册》、社保卡、提前按医院要求准备的葡萄糖粉(部分医院会直接提供,提前问清)。
• 注意事项:检查必须空腹,前一天晚上8点后禁食禁水;喝葡萄糖水时慢慢喝,别太快,避免呕吐影响结果;如果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及时告诉医生。
5. 孕32-36周(孕晚期):关键动作——每周胎心监护
• 核心服务内容:
1. 从孕32周开始,每周做1次胎心监护,通过仪器监测胎儿在宫内的心跳和胎动情况,判断胎儿是否缺氧;
2. 做超声检查,查看胎儿胎位、羊水深度、胎盘成熟度,比如胎位是否正常、羊水是否偏少;
3. 每周常规产检,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密切关注孕妈和胎儿的晚期状态。
• 所需材料:《孕产妇保健手册》、社保卡、胎心监护带(部分医院需要自备,提前问医院或有经验的孕妈,避免到院后临时购买)。
• 注意事项:做胎心监护前,可以吃点东西、跟胎儿说说话,让胎儿活跃,避免监护结果“不合格”需要重新做;如果检查发现胎位不正(比如臀位),医生会教纠正胎位的动作,按要求做,别自行尝试偏方。
6. 孕37-40周(孕晚期):关键动作——足月评估+待产准备
• 核心服务内容:
1. 每周1次产检,每次都做胎心监护,同时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羊水情况,医生结合孕妈骨盆条件,判断适合顺产还是剖宫产;
2. 医生会详细讲解分娩前的征兆,比如见红(阴道少量出血)、破水(不受控制的流水)、规律宫缩(肚子每隔几分钟疼一次),教你出现这些情况时该如何处理、何时入院。
• 所需材料:《孕产妇保健手册》、社保卡、夫妻双方身份证、之前所有的产检报告(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方便医生快速了解整体情况)。
• 注意事项:提前把待产包收拾好,包括产妇的换洗衣物、护理用品和新生儿的衣物、尿不湿等,随时可能入院;如果出现破水,不管有没有宫缩,都要立即平躺、抬高臀部,让家人送医或打120,避免脐带脱垂。
三、产后阶段:42天内重点康复,守护母婴健康
1. 产后7天内(产褥早期):关键动作——居家/医院护理+上门访视
• 核心服务内容: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会上门访视1-2次,查看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侧切或剖宫产伤口愈合情况,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和方法;
2. 医生会监测产妇的体温、血压,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判断产后恢复是否正常;
3. 同时检查新生儿的脐带愈合、黄疸情况,教家长给新生儿做脐带消毒、拍嗝等护理。
• 所需材料:产妇身份证、新生儿出生证明(如果已经办理)、分娩医院的出院记录。
• 注意事项:产后别剧烈活动,注意保暖,别碰凉水;如果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恶露有臭味或量突然增多,立即去医院,别硬扛。
2. 产后42天(产褥期结束):关键动作——母婴全面复查
• 核心服务内容:
1. 产妇复查:做妇科检查看子宫恢复情况,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查血常规、尿常规排除贫血或感染,重点评估盆底肌功能(预防产后漏尿、子宫脱垂),有问题及时做康复训练;
2. 新生儿复查:测量身高、体重,评估生长发育是否达标,做听力筛查、髋关节超声,排查常见的新生儿健康问题。
• 所需材料:产妇身份证、社保卡、《孕产妇保健手册》、新生儿出生证明和疫苗接种本、分娩医院的出院记录。
• 注意事项:产后42天是复查的黄金时间,别迟到;如果盆底肌功能评估结果不好,一定要遵医嘱坚持做康复训练,越早干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