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孕期常识列表>孕期常识详情

5·20,用爱为宝宝“加油”,共筑健康未来!

2025-05-20    来源:国家孕婴网     作者:国家孕婴网     点击量:1626

每年的5月20日,是一个充满爱意的特殊日子。这一天,不仅是恋人们表达爱意的浪漫时刻,更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母亲和宝宝,深入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共同为母婴健康助力。

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喂养的意义

2025年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的主题是“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它深刻地强调了母乳对于婴儿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母乳,作为婴儿最营养、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是大自然赋予宝宝的珍贵礼物。从生命最初的那一刻起,母乳就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全面的营养和免疫保护,成为婴儿与母亲之间最亲密的情感纽带。

怀孕、分娩、哺乳是哺乳动物自然的生理过程。怀孕中期,孕妈妈的身体已悄然做好泌乳准备;分娩后,泌乳程序正式启动。当宝宝吸吮乳房,这一动作会向母亲的大脑和身体发出信号,母乳便随之“产生”和“释放”。所以,产后尽早开始母婴肌肤接触和母乳喂养,能更好地激发哺乳动物生命之初的本能,也为成功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

母乳喂养的便捷性也十分突出,无需准备、加热和调配,是母婴家庭首选的、经济且环保的生活方式。即便遭遇自然灾害等危急时刻,母乳喂养也能保障婴儿的食品供应和安全。并且,母乳喂养对婴儿成年期的健康也有着积极影响,是改善个人和国家健康、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优质“投资”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眼神交流、抚摸细语,这些“爱的对话”构建起亲密的情感联结。婴儿通过乳房吮吸,感知母亲的体温与气息,获得回应和安全感,为未来的情感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母乳喂养,好处多多

母乳喂养对孩子、母亲和家庭都有着诸多好处。

对孩子而言,母乳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能让婴儿更高效地摄取营养物质;母乳中含有的抗体可帮助婴儿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喂养时宝宝与妈妈的亲密接触,增进了母子感情,对宝宝心理发育有益。

对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能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患卵巢癌、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骨质疏松症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母乳喂养消耗热量,有助于妈妈尽快恢复体型;还能降低产后抑郁风险,有益心理健康。

从家庭角度看,母乳喂养经济实惠,节省时间、减少支出、降低浪费;随时供应,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少污染;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健康,让父母有更充足精力应对工作,减少事假病假。

科学母乳喂养,新手爸妈看过来

想要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正确的方法必不可少。

哺乳姿势很重要

常见的哺乳姿势有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式等,妈妈可根据自身及宝宝情况灵活选择。无论哪种姿势,都要注意保持妈妈舒适放松;宝宝身体贴近妈妈,脸朝乳房,鼻子对准乳头,头与身体呈直线,下颌紧贴乳房;新生儿需用手托住臀部,确保宝宝顺畅吸吮。

喂养时间与频次有讲究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应坚持纯母乳喂养,满足生长发育需求;6个月后逐步添加辅食,但母乳仍为主要营养来源;母乳喂养可持续至宝宝2岁或更久,具体依母婴情况而定 。鼓励按需哺乳,宝宝饥饿或妈妈奶涨时及时喂养,遵循宝宝和妈妈的自然需求。

特殊情况需留意

妈妈患有艾滋病、梅毒且未经规范治疗,或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期间,不宜母乳喂养;宝宝患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等特殊疾病时,也不适合母乳喂养。

保障乳汁充足有方法

妈妈要坚定自己能够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宝宝出生后尽早进行皮肤接触,让其及时吸吮乳房,刺激乳汁分泌;妈妈与宝宝24小时在一起,随时满足宝宝喂养需求,保证频繁有效吸吮,夜间哺乳也很关键;不让宝宝使用奶瓶、奶嘴,避免母乳以外食物的干扰,确保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和吸吮;妈妈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确保宝宝有效吸吮;保证合理饮食,摄入充足营养,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妈妈无需每次喂奶前清洁乳房,若需清洁,用清水擦拭即可,因为乳房表面及乳腺管中的正常细菌进入宝宝肠道,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

在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国家孕婴网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这不仅是母亲的选择,更需要家人、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让我们一起营造一个爱母爱婴的社会氛围,为每一位母亲提供支持,为每一个宝宝的健康成长助力,让生命之初的这份自然之爱,绵延不绝 。

相关内容